“生命禁区”里那束最温暖的光-尊龙凯时人生就博官网登录

尊龙凯时·(中国)人生就是搏! > 集团动态 >
“生命禁区”里那束最温暖的光

4月29日,作为自治区唯一受到表彰的集体,阿拉善额济纳供电公司黑鹰山供电所被授予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。据了解,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是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系列奖项之一,是共青团中央、全国青联授予青年集体的最高荣誉,也是集团公司首次获此殊荣。

穿上蓝工装,他们是不忘初心、点“亮”祖国北疆的“忠诚士兵”;换上红马甲,他们是守望相助、与军民手足相亲的“团结卫士”;脱下工作服,他们是孤寡老人、贫困群众没有血缘关系的“亲人”。他们在“生命禁区”架起座座铁塔、条条银线,把“忠诚、团结、奉献、坚毅”的精神融入黑鹰山大地,为远山孤寂的小镇注入了温暖,他们就是阿拉善额济纳供电公司黑鹰山供电所的电力青年们。

电送北疆 点亮天边

黑鹰山供电所位于自治区最西端的额济纳旗黑鹰山镇,是国际公认不适合人类居住的“生命禁区”。在这片荒凉而贫瘠的土地上,供电所的电力青年们不畏艰难,多年如一日地保障着3.3万平方公里内1001.84千米输配电线路运维,服务着周边军、企、民、警约105户900余人的安全用电工作,被当地群众誉为“生命禁区的光明线”“国防事业的保障线”“边疆牧民的幸福线”。

成立于2008年3月的黑鹰山供电所,现有职工7人,平均年龄31岁。当年,随着黑鹰山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,黑鹰山地区结束了依靠柴油机发电的历史,也拉开了供电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序幕。

算井子、马鬃山地区地处中蒙边境,自然环境十分恶劣,自成立以来只能靠煤油灯、蜡烛、风光互补发电照明,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黑鹰山供电所的青年职工经过半年摸排,将该地区通电项目纳入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计划。

2016年11月30日11时30分,随着“开始合闸送电”的指令发布,算井子边境派出所结束了45年无网电的历史,正式迈入了“网电时代”。2017年5月10日12时30分,额济纳旗最后一个无电苏木——马鬃山苏木通电成功,全苏木50户119名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无电历史。

军企并肩 共铸丰碑

漫长的边境线、特殊的地理位置、人烟罕至的驻防环境,给边防工作增加了难度,也给连队电力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2013年7月,黑鹰山连降暴雨,山洪冲毁路面形成了宽10余米、最深达1米的7条河沟,车辆根本无法通行,从山上湍急而下的洪水造成边防连队的4级杆塔倒杆断线,线路跳闸。连队失电,水泵无法运转,边防战士饮水成了头等急事。当时,供电所的抢修车就被洪水拦截在离连队不到10公里的河沟处,所里5名青年职工推着车趟过一条又一条河沟,脚掌都被河底的石子、梭梭扎破……他们硬是咬紧牙关,把装满抢修物资的车辆推到河沟对面。经过两天的抢修,边防连队恢复了供电,而供电所青年们都患上了重感冒。

2023年3月,黑鹰山供电所接到某部队雷达连求助电话,因近期配置了新设备,对设备的操作使用及线路连接方面有很多疑惑,为避免精密仪器损坏,急需供电所帮助。供电所的青年们立即前往连队开展技术指导,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稳定后才返回,为连队解决了后顾之忧。

守望相助  扶危济困

72岁老人苏依勒图雅的儿女们长年不在身边,巡线人员只要经过老人家,就会带着蔬菜、米面去探望她;吉日嘎拉是一名退伍军人,和老伴儿常住在距供电所20公里远、地势较低的山沟里,两个孩子不在身边,巡线人员经常去陪老两口唠唠嗑。在一次聊天中偶然得知老人的心愿是拍一张全家福,于是巡线人员借换班之机,特意安排老人的儿子一家前往黑鹰山,用镜头为一家人记录下了一段温馨的画面和几张珍贵的照片。

哪里有用电需求,哪里就有他们坚韧不拔的身影;哪里有急难杂症,哪里就有他们奋不顾身的身影。“中国最美供电所”“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”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“全区文明服务窗口单位”“自治区工人先锋号”“北疆楷模”……17年来,一代代黑鹰山电力人用坚守和奉献,为大漠戈壁带来了光明和温暖,同时也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。

点亮“心灯”、架起“心桥”,他们的足迹镌刻在高山原野、荒漠戈壁、生命禁区。“接续奋斗,用优质的电力服务,保障万里戈壁上竖起的一座座‘生命铁塔’,点亮温暖的人间灯火,在不懈奋斗中谱写建功新时代的青春之歌,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。”这是黑鹰山电力人的心声,也是广大电力青年共同的心声。

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后播放
责任编辑:张彩霞
关闭
热点新闻

为查干苏鲁克大典护航二十载

为绿色出行“充电赋能”

热点专题
网站地图